第65章:鲁肃之行

刘备谢道:“军师英明,再次救刘某于虎口!”

孔明说:“保护主公是我的天职。”

志鸣说:“曹操绝不会就此收兵,我们应抓紧时间商量下一步计划。”

众人齐向孔明请教。孔明沉思片刻,说:“曹操用兵神速,若我没估计错,降曹公文应该已派遣流星马送到江陵,看来那里去不成了。夏口位于汉水注入长江处,与江夏邻近,暂不属于荆州及东吴管辖范围,为一独立地界,城墙险固、钱粮颇足,可以久守。不如请主公带领部分人马且到夏口屯扎,刘公子自回江夏,整顿兵马战船,使两地成掎角之势,足可抵御曹军;若全军到江夏屯扎,反而易攻难守。”

众人点头,认为有理;刘琦似有顾虑,不作回应。

刘备问及原因,刘琦说:“我有一请求,请叔父与我同赴江夏,整顿兵马妥当之后,再去夏口,如何?因我战事经验不足,刚好有机会向叔父请教一番。”

孔明点头:“这样亦未尝不可,主公认为如何?”

刘备同意了,便叫关羽与刘泌父子领五千军先去守夏口,并将剩余百姓安置在夏口;他自与众人往江夏而去。小苗想留在他身边,也跟着去了。

在路上,志鸣问关羽是否在去求援的路上遇到奇袭,关羽便说了遭遇巨隼攻击一事;张飞也说在长坂桥头遇上了巨隼,幸好被闪电所救。

志鸣说:“这些巨隼都是白虎队中的某人制造出来的方术,但不用担心,以后不用再害怕它们了。”

二人不解,询问原因。志鸣半开玩笑地说:“这是我与上天订下的协议,上天会保护我们到底的。”

二人面面相觑。张飞想:“这小子有时令人捉摸不透,似乎很多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究竟是什么来历?”

见他们一脸疑惑,志鸣忙转移话题:“我们去找孔明军师商量一下今后的计划吧。”

来到江夏,刘备聚众商议。孔明说:“曹军声势浩大,且有白虎队的方术师在翻云覆雨,制造方术压制我军,我与关将军在去江夏求救的路上,就遇到方术之袭击,幸好为关将军所解困。所以,以我军现有之实力,即使加上江夏与夏口的兵力,亦难以抵敌。愚见认为,江夏与东吴邻近,主公应趁此机会设法与吴主孙权建立合作关系,共抗曹操。”

志鸣说:“军师言之有理,江东六郡兵精粮足,若我军与东吴军队联合,必能退曹。”

刘备心有所虑,说:“此法甚好,但缺乏合作的桥梁。吾乃落魄之人,孙权岂有助吾之理?况且江东人才众多,就算他肯帮我,那些谋士也一定会极力劝阻,还是算了吧。”

孔明拍拍胸脯,说:“主公莫忧,我愿动身前往东吴一趟,凭此三寸不烂之舌,必能说服孙权。”

刘备喜道:“若是这样,汉室就有救了!”

志鸣担心:“无人引见,军师恐怕难以进宫。”

孔明笑道:“你们放心,我的兄长诸葛瑾现在吴国任职,我可先写下一书,派人送去给他,让他为我引见。”

张飞高兴地说:“军师咋不早说!那这样还愁个啥?”

刘备问:“军师认为此行胜算有几成?”

孔明说:“保守估计有九成。”

“有何依据?”

“孙权最器重的人乃前部大都督周瑜,只要说服了他,孙权不说自服。我有十足的把握说服周瑜。”孔明胸有成竹。

众皆叹服。

孔明当即立书一封,内言曹操统领百万大军南下,志在吞并荆州及东吴,希望孙权能与刘备军联合抗曹,欲亲往吴宫游说,请兄长代为引见。

考虑到事情的重要性,孔明决定让赵云和孙乾带信到江东。他叫来二人,取出一幅江南八十一县的地图,说:“我已提前命人调查过,如今孙权屯兵柴桑,我兄长也在那里。地图上有一颗红点,就是他所在之地。孙乾,你对江东的地形比较熟悉,就由你来做向导官。迷路时记得看地图。”

之后,他又叮嘱他们,一定要将书信当面交给诸葛瑾,绝不能让外人转交,以免节外生枝。

孙乾问:“军师为何不亲自到江东去见兄长?”

孔明说:“我必须留下来协助主公,迟一些再去。”

于是,赵云和孙乾带上书信、地图及两名士兵,乘木舟出发了。

…………

被关羽吓退后,曹操与众将商议,决定火速赶到江陵,绝不能让刘备抢占先机。

大军连夜来到城外。此时江陵的守将是邓羲和刘先,他们已收到降曹公文,尽领城内军民出郭相迎。

曹军入城。曹操在二人的迎接下来到县衙,召开军事会议。

曹操谓众将曰:“刘备一行走投无路之下,必往江夏而去。江夏虽属荆州管辖,但其守将为刘琦,料不会听命于我,共擒刘备,反而会协助刘备对抗我军。江夏与东吴近在咫尺,孔明一定会力争东吴之助。若其成功,我们的讨逆计划便难以实现了。”

李典说:“刘备目前无依无靠,料孙权也不会容他。”

曹操皱起了眉头,说:“话虽如此,但孔明一定会亲自到江东游说孙权,凭其伶牙俐齿,恐孙权会被说服。”

谋士荀攸说:“事到如今,我方可能要被迫作出一些妥协了。丞相可速写书一封,遣使送往东吴,请孙权与我军合作,共擒刘备,事后双方平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孙权是明智之人,一定会选择与我方合作的;况且荆州也是东吴觊觎已久之地,刘表又刚去世,料对方绝不会放弃此等大好良机。”

“平分荆州老夫倒是没意见,只恐孔明先入为主,把孙权说服了。到时,孙刘联合成统一战线的话,对我大魏踏平南方领土将大为不利。”曹操忧虑重重。

“孙权手下的水师阵容强大,若真打起水战来,我军还真不一定是对手。”曹仁实话实说。

“大家莫忧,孙权是不会轻易出兵的。”徐庶开口了。

曹操问:“徐参军有何高见?”

“东吴若出兵,越族人一定会乘虚而入,夺其基业的。”徐庶从内忧的角度去分析。

曹操也听说过江东有一个自由民族叫越族,他们几乎全部居住在山林中,俗称“山越”。他们不服东吴统治,常有推翻东吴政权之心,故东吴时常有山越暴乱事件发生。孙权曾多次派兵镇压,上山剿匪,但他们机智灵活、行踪诡秘,常常在山中布下陷阱,奇袭吴兵。孙权派出的军队要么是有去无回,要么是死伤惨重,搞得人心惶惶,已经无人敢上山了。孙权为此大伤脑筋。

听徐庶一说,曹操这才想起山越之事,说:“先生言之有理,孙权在未巩固后方之前,是不敢轻易出兵的。”

他当即立书一封,内言结盟平分荆州之事,遣使带给孙权;同时遣流星马赶到襄阳,命蔡瑁、张允尽领精锐水军、陆军来会合,与本部人马一起,共同南下作战。

蔡瑁、张允闻讯后,立即召集麾下所有精兵,共赴江陵。两军会合,水军、陆军共计八十三万。

…………

却说吴主孙权,字仲谋,年方二十六,年轻有为,现在柴桑县理事。当闻曹操南征、刘琮献州、曹军现已屯兵江陵的消息后,急聚众商议对策。

谋士张昭说:“曹操此番南下,必会以追击刘备为名,趁机将我江南收归旗下,其野心一览无遗。”

参谋官鲁肃说:“荆州乃连接中原、江东及西川的交通要塞,又是殷富之地,如今竟落入曹操之手,对我东吴形势极为不利。如今刘表身死,请主公允许我以‘吊丧’为名,前往江夏向刘备打探消息。”

孙权答应了,遂交代了鲁肃一番,派他赍礼前往江夏“吊丧”。

鲁肃来到江夏,正遇刘备、孔明和刘琦三人在花园议事。

他表明来意,将帛礼交给刘琦,说:“令尊之事我深表遗憾,望公子及早节哀顺变,以定军心。”

刘琦收下帛礼,谢道:“多谢鲁大人的一番好意和提醒,我会的。”

鲁肃和刘备、孔明客套了一番后,问:“皇叔想必也知曹操百万雄师下江南一事,未知曹军数量大概有多少?”

孔明听了这话,想:“孙坚(孙权的先父)与刘表乃仇家,两家岂有吊丧之礼?鲁肃分明是打着‘吊丧’的幌子来探听军情的。”

他向刘备使了个眼色。刘备会意,说:“实不相瞒,刘某被曹军一路追杀至此,只顾逃亡,并不知对方虚实。”

鲁肃表示怀疑:“皇叔得到孔明先生指引,两次火烧曹军,怎会不晓敌况?”

刘备笑了笑,说:“刘某确实不知,鲁大人可问孔明,或许他清楚。”

鲁肃便问孔明。孔明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只知敌军声势浩大,我军目前只有暂避其锋,不能应战。”

“那孔明先生日后有何打算?”

“还没想好,暂且在此避一避吧。”

“打算避到什么时候?”

孔明想了想,说:“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去投靠苍梧太守吴臣。刘皇叔与他曾有过一段交情,他应该会收留我们的。”

鲁肃不屑一顾地说:“吴臣乃泛泛之辈也,难以成大事;何况他现在自身难保,又怎敢收留你们?”

孔明反问道:“依鲁大人之见,谁不是泛泛之辈?”

“吴国主君孙权,即我家主公。他虎踞江东六郡,兵精粮足,且礼贤下士,在江东一带早已招揽了不少英雄好汉,先生何不考虑去求助他?”

孔明叹了口气,说:“确曾想过,只恨无人引见;况且孙将军与刘皇叔并没有太多交情,怎可能收留我军?”

“令兄诸葛瑾不是在敝邦当长史吗?若得其助,不愁大事不成。”

孔明眼睛一亮:“鲁大人言之有理。家兄诸葛瑾在贵邦谋事已有数载,应该可以帮上忙。”

他将写书遣人带给兄长一事告之。鲁肃憨笑道:“原来先生早有安排了,刚才还被先生套了话呢。”

“唉,时势所迫,现今唯有与孙将军合作一条路了。鲁大人,有你的支持,我相信一定可以成功!”孔明用劲拍了拍鲁肃的肩膀。

鲁肃可以明显感觉出此人眉宇间所散发出来的锐气,既高兴又不安。他想:“刘备军与吴军联合,对东吴而言是好是坏呢?”

其实,他的顾忌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孔明的智谋不下于江东任何一位谋士,在战场上已不止一次地让一直身处逆境的刘备军扭转战局,虽然目前刘备军仍处于劣势,但至少可以说明,孔明以往所用的战略都是成功的。至于刘备与军民携手共进之事,完全是刘备一意孤行的结果,与孔明并无太大关系,否则形势也会有所不同。与刘备军合作,东吴必然要动用大批军力,这是否在孔明的计策之内?抗曹结束后,孔明将如何对待东吴?一方面,他担心对方过河拆桥;另一方面,他甚至想,如果能招揽孔明为东吴效力就好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剑鸣乱世】最新更新章节〖第65章:鲁肃之行〗地址https://m.963k.com/227/2273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