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们都是天子门生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一百八十三章神剑出鞘新科进士们自然没有徐家的阔绰,这柄御赐宝剑,实在是太珍贵了,尤其是上面还有天子门生四个字,足以充当传家宝了。>
别看只要是进士出身,就能以天子门生自居,但只有他们这个,才算是名正言顺,有人证物证,放眼千年科举的历史,这也是独一份的荣耀。>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天子如此对待自己,该怎么报答君父,似乎也就呼之欲出了。>
左雨田带头,新科进士们再度拜倒。>
朱棣笑道:“朕虽然赏给你们宝剑,可你们要听好了,这可不是什么尚方宝剑,朕更没有准许你们先斩后奏,恰恰相反,朕给伱们宝剑,是要你们在心里时刻记着,有这么一柄剑在。如果你们辜恩负义,没有处置好地方的事情,也不用朕降旨,就拿这柄宝剑自裁吧!”>
果然,天子的东西没有那么好拿!>
“请陛下放心,臣等愿意以死报国,如果有任何贪赃枉法的行为,情愿意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朱棣颔首,又勉励了一些话,才让大家伙散去。>
随后这些新科进士,就配着天子赐剑,从应天出发,直奔山东而去。>
徐景昌也早就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锦衣卫,保护人身安全。>
其中状元左雨田,他接的是袁纲的位置,品级也没有变化,依旧是五品高配的曲阜知县……他是快马加鞭,丝毫不敢停留。>
仅用了五天时间,就赶到了曲阜。>
接下了袁纲的活儿。>
左雨田在京城当过书吏,近二十年的经验,让他对底层的案子,有着非比寻常的敏锐……大明的老百姓,不是紧要的事情,不会跑衙门打官司,像是什么名誉损害一类的事情,更是做梦都不会有。>
而地方上又是个熟人社会,人命官司也不多。>
能值得来衙门论个是非短长的,基本上都是财产官司,有大户侵占土地,也有兄弟分家的别扭……>
左雨田很清楚,这些官司里面,几乎七八成以上,都是一望而知的事情,谁占理,谁不占理,看得明明白白。>
至于剩下的极少数案子,情况复杂,难以说得清楚。>
但总归照顾一下穷苦百姓,也就是了。>
因此左雨田接手之后,断案如神,迅速处理积压案件,将田亩产业,还给百姓……没有半个月的光景,曲阜百姓就人人称赞,都说前有袁老爷,今有左青天。>
“不错,用这帮人,还真不亏。”徐景昌笑呵呵道。>
朱高炽这些日子一直跟徐景昌混……他觉得这小子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
自己属实不能靠着老三那边的消息,了解天下的事情。>
譬如说衍圣公进京,处置孔家人,这些事情很容易成为爆款,邸报那边就卯足了力气宣扬。>
但是接下来到了处理地方政务的时候,他们就显得兴趣缺缺。>
可偏偏这些事情又是一国的根本,马虎不得。>
“表弟,你有什么要紧的消息不?”>
徐景昌笑道:“那要看你问哪方面了……锦衣卫密报,左状元去了一趟徂徕山。”>
“徂徕山?去看景色吗?”朱高炽好奇道。>
“没有,去见了徂徕山的一伙强盗。”>
“强盗?”朱高炽差点把喝进去的茶水喷出来。>
“怎么回事?他疯了?”>
徐景昌道:“他是有点疯了,这一趟下来,竟然说动了一千多土匪,放下兵器,归降朝廷。他已经赦免了这些人的罪过,将他们编入曲阜户籍,授予了田产。”>
朱高炽听得目瞪口呆,还是不敢相信。>
“你让我好好捋捋啊……一个状元公,跑去山里,会见土匪头子?”>
“没错!”>
“土匪不但没杀他,还答应归降,放下兵器,成为普通老百姓?”>
“没错!”>
朱高炽一声怪叫,“这还没错?错得离谱,土匪怎么不杀人啊?没有道理啊!”>
徐景昌认真想了想,“或许这就是山东吧!”>
“山东?”>
“对啊,不孝有三,功名为大啊!”徐景昌笑着说道,谁让咱们齐鲁之地,孔孟之乡,一向最在乎功名编制。>
左雨田这种状元相公,更是编制中的极品,文曲星下凡。>
他愿意亲自进山,折节下交,哪怕是山贼土匪,也要卖个面子。>
当然了,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事实上让土匪感到恐惧的是状元公跑到地方当父母官,这代表着朝廷非常重视山东。>
而且这帮土匪是什么出身,也不是秘密。>
他们之中好些人就是原来的官兵,在靖难之役中,被打散了,或者是犯了军规,逃到山中避祸。>
现在天下太平,他们也维持不了多久。>
万一等朝廷大军进剿,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趁着现在,赶快归降,还能成为良民,又能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何乐而不为。>
朱高炽很好奇,“现在招抚的土匪有多少?”>
徐景昌道:“根据各方数据汇总,应该有一万以上……虽然相比庞大的山贼数目,还是太少了,但毕竟是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我已经调动锦衣卫,又知会了平安,必要的时候,针对悍匪,进行重拳出击!”>
朱高炽眼前一亮,颔首道:“是该重拳出击,砸碎这帮混账东西!”>
指望着好言好语,就想解决山贼的问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强悍的武力,才是根本。>
不听话的,一定要剿杀,只有威慑到了,才能让他们知道厉害。>
唯有再生死关头,他们才会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至于那些还不愿意改正的,这个世上也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徐景昌不介意送他们下地狱,到那个世界,好好改正。>
大举剿匪,能给山东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没有了土匪干扰,百姓安心种田,往来经商,都会方便许多,不必提心吊胆。”>
“而且这些土匪也是不错的劳力,他们能幡然悔悟,正好充实空虚的地方,加快开荒耕种的进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徐景昌兴奋讲解着,山东算是人口大省,农业产出也不少。>
山东稳定下来,恢复元气,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别的不说,眼下山东需要从江南调拨粮食,而江南的土地又改种桑树,多织丝绸,还需要从江西等地调拨。>
朱高炽点头道:“我懂了,山东恢复元气之后,不用消耗外省粮食,甚至还能调拨出来粮食,送到江南,也好拿出更多的土地,改种桑树,生产丝绸,对不对?”>
徐景昌笑道:“还不止这些,山东兴旺起来,运河沿岸的情况就会好很多,然后北平和应天之间,往来频密,商货流通,这两千里的沿途,都会繁荣起来。”>
朱高炽忍不住兴奋一拍大腿,“妙哉,这么一来,整个局面就活起来了。父皇给左雨田他们赐下宝剑,真是实至名归,这帮人就是大明的神剑。”>
“表弟,我准备去找父皇,给他们请功。”>
徐景昌点头,“这主意不错,正好让他们充当一个表率。”>
他们两个商议妥当,就准备进宫。可就在这时候,通政司那边来了消息,请他们过去。>
徐景昌和朱高炽匆匆赶来,>
解缙正等在这里,他面色凝重,“殿下,定国公,事情有些不妙……安南的兵马,侵占了大明的疆土,还杀了咱们的边民,抢夺了足足五十九个村子的土地。”>
徐景昌一听,顿时皱起眉头,“到底是怎么回事?胡元澄不是同意割让港口,互相通商吗?怎么还敢侵扰疆土,真当大明好欺负吗?出尔反尔,可恶透顶!”>
解缙迟疑了一下,随即道:“这一次他们进犯的是广西的思明州,还有云南的宁远州。这两处土司都向朝廷诉苦,请求朝廷出兵,要严惩安南的不臣之举。”>
他们正在说着,兵部尚书刘儁,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等人相继赶到。>
在听了叙述之后,刘儁就忍不住说道:“安南豺狼之国,反复无常的小人。本来是天赐良机,正好讨伐不臣,结果偏要贪图小利,坐失良机。现在边民被杀,疆土被夺。大明再不发兵讨伐,何以服众?”>
刘儁看了看蹇义和夏原吉,“我们兵部提议,立刻调集五万大军,选派良将,诈称十万,从云南出兵,讨伐安南。让黔国公率领云南的兵马,配合出兵,一战彻底打残安南。”>
朱高炽眉头紧皱,又要出兵!>
“现在出现战端的两处,都是土司辖地,过去这里就时常爆发冲突,贸然出兵,是不是因小失大?”>
刘儁大呼道:“太子殿下,人家已经打到了家门,如何能忍啊!”>
朱高炽越发愤怒,虽说安南的举动让人恼怒,但现在情况很复杂。>
边地的土司并不完全听从大明的号令……甚至有的土司还给胡朝进贡,左右逢源,两头通吃。>
为了这些土司,大动干戈,实在是不聪明。>
而且现在的状况,还很难确定,是不是胡朝授意的,万一是地方私自行为,大明直接派遣几万人马,劳民伤财太过。>
“殿下,我们是该出兵!”徐景昌突然幽幽道:“该让大明的神剑出鞘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我的姑父叫朱棣】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们都是天子门生〗地址https://m.963k.com/241/24180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