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回 危险逼近
杨承应的府邸,偏僻幽静的池塘旁的亭子里,杨承应正和茅元仪一起设宴,欢迎孙元化的到来。>
孙元化,字初阳,是西洋火炮专家。师从大名鼎鼎的徐光启,学习西洋火器。>
别看他一身儒生打扮,其实脖子上还挂着个十字架,只是藏在里衣不容易被发现。>
这位不擅长军事,却对火器有独到见解,与茅元仪一样。>
“初阳兄,我代表金州十几万百姓欢迎你的到来。”>
杨承应高举酒杯,“愿先生不吝赐教,助我抵御奴兵。”>
有了茅元仪和孙元化,杨承应自信可以正式开发燧发枪,取代射击频率不高的鸟铳。>
“将军,我一路上所见所闻,都令我大开眼界。”>
孙元化也不推辞,“我一定助将军击退奴兵。”>
听了这话,茅元仪笑出了声。>
孙元化略感诧异。>
杨承应神色尴尬的说道:“且饮下这杯酒,容我慢慢道来。”>
三人举杯,各自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后,杨承应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孙元化。>
孙元化先是一惊,接着哑然失笑。>
“将军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还请初阳兄别误会。”>
茅元仪怕孙元化误认为杨承应不忠于朝廷,忙开口圆场。>
孙元化笑道:“止生弟,你不用多想。将军心思敏捷,要是我就想不到。”>
接着,他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气,除了因为忠心报国的人得不到应有的赏赐,还因为自己的老师,也在朝中受到排挤而不得不称病还乡。>
杨承应和茅元仪对视一眼。>
茅元仪道:“初阳兄,等你休息几日,我带你去看我们新建造出来的馒头窑,用来炼铁,打造鸟铳。”>
孙元化一怔,没想到金州已经可以自己打造火器。>
“何必等过几日,我现在就想去看一眼。”他激动地道。>
“那就等用完午饭,咱们一起去看止生兄的杰作。”>
杨承应怕不得孙元化赶紧上班,当即拍板。>
“好!”>
孙元化点头微笑。>
西洋火器在朝廷一直受到排挤,几十门红夷大炮还躺在京营的库房里,没人动它。>
本来明朝自建立开始,就很重视火器,还建立了著名的神机营。>
和每一个即将覆亡的朝廷一样,明朝也陷入了利益恶性争夺。>
而火器偏偏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对于质量有着比较高要求的。>
这就导致火器的质量要么有问题,要么迟迟生产不出产品。>
没想到金州居然全心全力在发展火器,这让一直对西洋火器颇有研究的孙元化,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他自然非常高兴。>
与杨承应这里的热闹相比,方震孺那里就显得有些冷清。>
毕竟,谁没事儿老往病号那里跑。>
但是方震孺真的还病着吗?>
当然不是。>
其实他已经好了,是在装病。>
躺在榻上,身上盖着一床薄被,手里拿着一本书,悠闲地看着。>
“老爷。”>
方震孺府上的老管家走了进来:“杨将军府上来了贵客,杨将军正在设宴款待呢。”>
盯梢杨府的事情,方震孺只能交给自己的心腹。>
“哦?来了谁啊?”>
方震孺随口问道。>
“据说是嘉定来的,姓孙,叫……叫孙元化。”>
老管家边回忆边答道。>
毕竟年龄大了,记忆这方面不太行。>
“是他!”>
方震孺却知道孙元化,“徐老的高徒,居然也被杨承应说服,来了辽东。”>
“老爷,您知道此人?”>
老管家佩服自家老爷人脉关系真广。>
“当然知道。”方震孺喃喃自语道,“这个人极度崇拜西学,来辽东估计也和这个有关。”>
老管家道:“他们吃完饭,就去了大黑山。”>
方震孺眼前一亮。>
位于大黑山的铁器铺,是杨承应打造火器的地方,那么杨承应的心思再明显不过。>
“老爷,恕小人直言。”>
老管家弯着腰说道,“老爷身为辽东巡按,干嘛整日待在家里装病啊。”>
“你懂什么!”>
方震孺边看书边道,“我称病不出,是自保之道。”>
老管家眉头微皱,显然不能理解话中深意。>
方震孺瞥了一眼后,继续说道:“眼下朝廷想要换掉杨承应,必然要和我接触。而杨承应决计不会离开,事情就僵在这里。”>
“他敢不听朝廷的话?!”>
“他有什么不敢的,连假冒朝廷使者这种事都敢干,还有派部下去辽西兜售从朝|鲜北部弄到的首级。”>
“您就纵容他这么干?也不说说他!”>
“如果他把一两银子放进自己兜里,我还能说几句。可他没有那么干,全身除了手里的兵器值钱,再无其他。”>
“这真是个奇怪的人。”>
“不奇怪。”>
方震孺心里很清楚,金州卫现在离不开杨承应,自己又不能违背朝廷的旨意,只能假装生病,避开这个旋涡。>
此时,有家仆进来。>
“老爷,沈总兵的密使送来一封信。”>
“快,把信给我。”>
方震孺伸手,拿来密信,打开一看。>
沈有容回到登莱,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却也引起了过分关注,身不由己的陷入旋涡。>
“怎么会是这样?”>
方震孺被信里的内容震惊到了。>
“出了什么事?”>
老管家急忙问。>
“管家,立刻告诉所有仆人,就说老爷生了大病,不管谁进来我都不见。”方震孺急忙吩咐道。>
“沈总兵的信使也不见吗?”老管家问。>
“见,不过以后从后院引进来。”>
“那……杨将军呢?”>
“不见!特别是他,绝对不能见。”>
“是。”>
老管家得令,赶紧出去吩咐。>
方震孺又看了一遍信,心里越想越害怕,汗从额头往下流。>
原来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有意让自己的心腹崔应元出任金州卫指挥使,便指使崔呈秀等人捏造罪名,把复州的丢失归罪到名义上的金州卫指挥使——假冒李平胡的罗三杰。>
同时,指使一众御史弹劾熊廷弼,说他用人不明,居然把金州交给无官无职的杨承应。>
还让许显纯率领锦衣卫从登莱登船,带上登莱巡抚袁可立,去金州宣旨,顺便夺回杨承应手里的兵权。>
并且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狂风暴雨即将到来。>
本站已更改域名,最新域名:>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明末:辽东雄狮】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六回 危险逼近〗地址https://m.963k.com/241/24183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