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绝妙一招(2/3)
显然,朱高炽不是那样的人。>
刹那之间,士林一片骂声,朱高炽也被骂得人厌狗嫌。>
他几乎沦落到和徐景昌一样的地位,甚至还更加糟糕。>
徐景昌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文官这头的,做得再过分,那也是理所当然。>
而朱高炽则不同,你这是伤了大家伙的心,辜负了希望。>
别的不说,往朱高煦和朱高燧那边跑的文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两位殿下,快点站出来,登高一呼,我们都听你的。咱们上下一心,把太子的宝座抢过来!>
这事一点都不稀奇,所谓储君之争,不就是这么来的。>
有这帮人不断挑唆,煽风点火,加上权位诱惑,就算是亲兄弟,反目成仇,互相仇杀,也都是情理之中,毫无疑问。>
现在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也不喜欢这帮读书人。>
“老大还是太老实了,他都被打了,也不拿出点真本事,胡俨也是个废物,还有陈瑛,不敢杀人,算什么酷吏?”>
朱高煦毫不客气骂道:“都是一群废物,还不如让我去江西呢!”>
朱高煦看着徐景昌,笑呵呵道:“贤弟,怎么样?把这差事给我吧?”>
徐景昌呵呵一笑,“我是想交给一个人,但无奈有些人的手段太差了,没法放心。”>
朱高煦来了精神,“我过去之后,立刻就抓人,家里又良田一万亩以上的,全都登记造册,挨个彻查,我就不信,没法让江西的士绅低头!”>
徐景昌微微一笑,“瞧瞧,还是这一套。陈瑛和胡俨不是不想抓人,而是这么多事情,千头万绪,总要有人干。彻查财产,万一有人隐匿怎么办?随便找个人,替自己顶罪,又怎么办?当下朝廷根本不知道民间状况,一味蛮干,后患无穷。”>
朱高煦翻了翻眼皮,哼道:“表弟这么说,那就什么事都不要干了!要想成大事,就不能忧谗畏讥,纵然会有些鲁莽疏漏,但只要大局尚在,就没什么好怕的。”>
徐景昌笑容不减,“你这话或许有心人会爱听,但我只能说你想简单了。”>
朱高煦心中不服,但也不好和徐景昌继续争论,而是说道:“你看不上我的手段,那我倒要瞧瞧,有没有什么厉害的手段,让我眼前一亮,真心叹服的?”>
徐景昌笑道:“怎么没有,我手边就有一份。”>
“什么?”朱高煦好奇道。>
“你瞧,就是你大哥要求的。他希望起复太学生!”>
“什么?”>
朱高煦仿佛没听明白,徐景昌把公文扔给他,让他自己仔细看。>
朱高煦连忙展开,仔细看了起来。>
刚看了一会儿,朱高煦就怦然心惊,如果换一个人,他甚至要拍案叫绝了!>
前面朱高炽不是罢免了应天国子监吗!>
还把太学生赶回了家里,他是很满意,但是徐景昌却说朱高炽只做了一半的事情,没有后续的手段,让改革的效果腰斩。>
这一回朱高炽想出了一个办法,江西的事情,千头万绪,地方庶政又十分繁杂,急需要足够多的读书人,来帮着清查土地,落实政令。>
不然的话,就算除掉了一批大户,随后还有新的大户冒出来。>
当年朱元璋就不断打压巨室,把他们弄到凤阳,至于效果如何,人尽皆知了。>
朱高炽希望有一批人,能够认真做事,把这事解决了。>
但是天下读书人虽然多,让他们去江西,替朝廷打压巨室豪门,这个难度不是一般了。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又上哪找这么多没有事情干的读书人?>
看似无解的一件事,朱高炽突然想到了前面被他赶回家里的国子监生。>
论起学问,他们绝对没问题。>
论起人数,足有好几千。>
前面的事情,几乎断了他们入仕的道路,一辈子都毫无希望。>
可如果有个机会,能够咸鱼翻身,他们自然会玩命的。>
而且太学生和那些进士不一样,他们跟豪门巨室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为了他们的前途,也为了他们的家人,站出来,跟巨室抗衡,都是最好的选择。>
“汉王,你看太子的这一手如何?”>
朱高煦沉吟半晌,无奈叹道:“老大一向心机深沉,不是什么老实人,万一他真的当了皇帝,你也不会有好日子的,要不这样,你帮着我算了。”>
徐景昌赏了这位一个巨大的白眼,“有梦最美,等你死了,我会给你烧纸的。”>
朱高煦气得甩袖子,怒冲冲离去。>
徐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