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桑皮纸!冲击汉末纸张高端市场!(1/2)
在熟悉了两日环境后,王昊召集众匠人来到造纸坊。
众匠人在王氏家族第一个侯爷的面前,显得稍微有些拘谨,一个個如同电线杆似的,杵在那里,脸上没有半点表情。
原本昂首站在众人面前,准备训话的王昊,眼瞅着这般场景,忽然放弃了讲话,而是一屁股坐在石阶上,将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摒弃,同时脸上堆满了笑容。
“大家都过来,别拘谨,咱们都是一家人。”
“那个......王庆何在?”
王庆是这伙人的负责人,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
因此,王昊的目光匆匆众匠人,寻觅此人。
“小人在这里。”
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男子憨厚男子,横出一步,朝着王昊欠身拱手。
“你过来,坐在这里。”
王昊摆了摆手,示意此人上前,坐在距离自己不远的石阶上。
“啊?这怎么可以,您是侯爷,二公子专门交代过的。”
“我们可不能......”
王庆话音未落,便被王昊直接打断:“别听他的,尔等现在是我王昊的人,一切全听我的,我让你坐过来,你坐过来便是,咱们都是一家人,没那么多庸俗的礼节。”
“来!”
王昊再次招手示意:“过来坐,大家也坐,不必拘谨,让我这么仰着头看你们,还怪难受的,尔等就权当是为了我的脑袋考虑考虑,委屈坐下吧。”
“哈哈哈!”
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王昊把姿态放得很低,而且言词之间,让人颇为放松,没有距离感。
众人眼见王庆跟着坐下了,一个个也纷纷找地方落座。
有些坐在石阶上,有些蹲在花坛旁,还有些坐在小马扎上。
经此一事,众人的神色明显放松,不少人脸上已经露出了些许笑意。
王昊对此颇为满意,笑了笑,旋即直接进入正题:
“经过我的了解,目前的造纸术虽然已经在革新了,但整体框架、用材仍旧与蔡侯纸相差无几。”
“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分离、打浆、抄造、干燥,这一点从子光给我的资料上,便可分析得出。”
虽然,在资料上没有这么写,但粗通汉末造纸术的王昊,结合后人的总结,同样可以将其精简出来。
王昊根据资料,结合自己对于造纸术的理解,将他们的革新造纸术凭空叙述出来,顿时令众匠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尤其是王庆,整个人都快傻眼了:“没错,的确如侯爷所言,我们现在就是按照您说的办法做的,可听二公子说,您之前不是没有造纸经历吗?”
“我怎么感觉......”
王庆惊诧不已,搔了搔后脑勺,憨憨道:“有些不太像呢?就您说的这些,没有三五年的造纸经验,肯定不可能总结得如此细致。”
顿时,满堂匠人纷纷附和,七嘴等植物原料捣碎。”
原本应该是以竹子为原料,但雒阳没有竹子,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桑树皮为主要原料,制作桑皮纸。
桑皮纸呈淡黄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可见明显的纤维结构。
明清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以桑皮纸作为书页,外表美观,手感极佳。
桑皮纸用于高档书画、高级装裱用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也有广泛应用。
王昊选择制造桑皮纸,主要攻略的,原本便是高端市场,这一点非常符合。
“其二:煮楻足火,即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
“其三: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
“......”
王昊先把大致的工艺流程,与众将人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细分开来,每一步都掰开了、揉碎了,与老工艺有何不同,进步之处在哪里,为何要这么做,阐述的非常详细。
所幸这批匠人全都是有数年工作经验的老匠人,王昊只需要稍稍指点,立刻便能明白其中奥秘,即便有些晦涩难懂之处,经过简单的沟通阐述,同样变得清晰起来。
王庆不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不住点头:“侯爷果真是行家,小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我们之前有很多做的不对之处,现在也变得明白了。”
“单从理论上来讲,侯爷的革新造纸术成功率应该不低,而且可行性极强,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可以制造出合格的纸张。”
王昊摇了摇头:“不是合格的纸张,而是优质的纸张,咱们的目标是超越当前市面上所有的纸张,让他们望尘莫及,要让全部的达官显贵,全都使用咱们的纸张。”
王庆惊叹于王昊的野心,但却肯定地点了点头,信心倍增。
如果连这点目标都没有的话,又何谈成功?
“侯爷言之有理,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