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审问徐允祯(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来徐允祯与李祖述本是旧识,在李自成攻下山西,进逼京城的时候,李祖述突然找到他,问他是否想要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徐允祯原以为李祖述是想让他投降叛军,没想到李祖述却说只要他不参与守城,将崇祯困在京城,便可保他富贵。>
徐允祯闻言,心中已然明白,便向李祖述询问详情。>
李祖述虽以时机未到为由,并未告诉他幕后之人,却仍让他见了抚宁侯朱国弼、阳武侯薛濂、御史陈名夏等人,以坚定他的信心。>
徐允祯见这些人的爵位都在他之下,心中又是一阵犹豫。>
李祖述见状,又低声告诉徐允祯,说他宫中有人,可保万无一失。>
徐允祯面上虽应和,心中却已不愿参与此事,没想到李祖述又带他见了王德化。>
徐允祯知王德化掌管东厂和御马监,在宫中权力极大,有他出手,崇祯确实没有活路,因此也就应了下来。>
随后他们便找种种理由,坚决不参与守城,就是希望崇祯被叛军活捉。>
只是没想到崇祯不仅将叛军击溃,还清除了王德化、王之心等人,让李祖述的计划胎死腹中。>
就在徐允祯暗暗庆幸时,李祖述突然带着王德化来到他的府邸。>
说是他的府邸安全些,让王德化暂避两日,等风头过去了,就会送王德化出城。>
徐允祯虽然有些不满,奈何已上贼船,也只得答应。>
好在没过两日,李祖述就将王德化接走,这才让惴惴不安的徐允祯放下心来,同时心中也有些后悔,不该上李祖述的贼船。>
因此,他之后都尽可能地避着李祖述,而对方似乎也觉察到他的意图,竟没有再找过他。>
就在徐允祯以为一切都过去时,李祖述突然找上门,告诉他南粮被劫之事,并让他出面宣传。>
徐允祯自是不肯,没想到李祖述却告诉他,崇祯已经偷偷离京,而他的人也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崇祯绝无生还的可能。>
随后他又缓缓地将计划讲了出来,并告诉徐允祯,左良玉也是他们的人,此次必可一击成功。>
并说徐允祯若是不相信,可以去求见崇祯印证。>
徐允祯听完他的讲述,心中惊讶不已。>
其实他本已对大明失去信心,此刻见李祖述的计划如此周详,也就应了下来。>
不过为保万无一失,他还是联合薛濂等人去求见过崇祯,却没有得到召见,这让他更加放心。>
随后他和李祖述又派出家将、亲兵,在运河上劫取了一万石粮食,让京城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本来他们的计划十分顺利,没想到在高起潜进宫后,李祖述突然接到消息,说崇祯已经回来了。>
他二人经过一番商议,便决定让高起潜做替死鬼,没想到李祖述竟临阵脱逃,而他也被抓了起来......>
朱元璋见徐允祯的讲述多有不祥之处,而且关键处都推到李祖述的身上,不由微微皱眉。>
他沉默了一会,试探道:「咱听说锦衣卫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被劫的粮食,你们当时是将它藏在何处?」>
徐允祯有些犹豫地道:「此事臣并没有参与,所以并不知情。」>
不过当他见到朱元璋冰冷的目光后,又急忙补充道:「臣记得李祖述好似让人运去了铁锹等物,很可能是将粮食埋在地底!」>
朱元璋本也想到这种可能,但是想到要埋下一万石粮食,这个坑必定很大。>
纵使是分散掩埋,新旧土之间也有差异,以锦衣卫的能力,不可能发现不了。>
于是他摇头道:「这不可能,锦衣卫在香河附近找了好久,并未发现你>
所说的新坑。」>
徐允祯想了想,道:「陛下,应该不是新坑,因为臣好似听李祖述说过一句,说他在香河那边发现了一个干枯的地下河床,他可能将粮食都藏在那里了。」>
朱元璋有些诧异地看了徐允祯一眼,又沉声问道:「那李祖述的兵呢,又是从何而来?」>
徐允祯见朱元璋面色已缓,心中暗暗得意,此刻见问,低声道:「此事臣实在不知,臣也是听家将提起埋粮之事。」>
「加之李祖述派人给臣传话,说他不久就会将臣救出去,臣才知道他手中有兵。」>
朱元璋见他闪烁其词,便又转换话题道:「你既然不愿说兵的事,那就说李琎吧,说说你们是如何对付他的?」>
徐允祯闻言一愣,颤巍巍地道:「臣并......没有对付.......」&am;gt;>
「徐允祯,咱只给你一次机会,你可要想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