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朱元璋要亲征(1/2)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朱元璋依然高举屠刀,以附逆为由,接连诛杀了三十几个富户,抄获了近五百万两白银。

尽管此次诛杀的富户中有些人颇得民心,不过由于朱元璋将富户的田产尽数分给百姓,所以百姓不仅没有喊冤,反而觉得他是心系百姓的明君。

除此之外,百姓的安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朱元璋在京城地区推行了「知丁法」。

所谓知丁法,即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四种职业。

百姓不仅需要知道自己身边的人从事的是何种职业,而且还要知道对方家中有几口人等情况。

对于不在这四业范围内谋生的人,即为好逸恶劳的蛀虫,百姓可以向官府举报。

当然若是邻里举止有异,百姓也同样可举报获赏。

但若知情不报,则可能与犯法者同罪。

由于知丁法鼓励百姓间相互检举、揭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百姓的言论。

京城的绅士虽不担心知丁法,但此次也十分安静。

一来是因为刑部正在审理徐允祯等人的谋反案,尽管徐允祯等人先前是以平叛的身份进的天牢,但是很多乡绅都知道,徐允祯等人和高起潜是一伙。

特别是在刑部审讯的第一天,徐允祯就主动招供了「一切」,让众人心中担忧。

二来则是蒋德璟奉圣命调增了京城地区县令的俸禄,虽说调整的范围和幅度不算大,但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特别是调增部分支付的是现银,并非纸钞等物,让群臣颇为欣喜,虽说他们很多人并不在乎这点俸禄。中文網

三来则是朱元璋这几日频繁向大同运粮和调兵,并且无条件地释放了上月抓捕的郝摇旗、李来亨等叛将。

因此士绅间有一种流言,说朱元璋因恼怒女真南侵,决定集中力量与女真一战,却又担心李自成趁机作乱,才释放叛将,希望借此维持稳定。

若是有人敢在此时阻碍朱元璋的计划,那等待他们的只可能是刀斧之刑,故而士绅此次大多沉默不语。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士绅的猜测,因为自周后等人整饬宫廷后,宫内的消息已经很难流传出宫。

加之在这三日里,除了蒋德璟见过朱元璋外,就连朱慈烺也未曾见过他的父皇,所以朱元璋到底是何打算,众人并不清楚。

就在外间传言纷纷时,朱元璋在东暖阁召见了王家彦和蒋德璟。

他先听了蒋德璟有关农业的汇报后,沉声问道:「蒋卿,你说现今种下的土豆,再过三四个月就可收获,而且能基本供给京城的百姓?」

蒋德璟点头道:「陛下放心,此事臣向宋郎中再三确认过,他说只要不再发生战乱,最迟入秋后,京城就可自给自足。」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道:「好,你告诉宋应星,让他专心去做,他需要的时间,咱一定会为他争取到。」

「再就是官吏之事,咱听说京城地区的官员虽然能干,但手下的胥吏却十分刁滑,之前不少害民之事就是这些胥吏所为。」

「此事你必须重视,该杀的就杀,该罢免的就罢免,不要让这些胥吏将经念歪了,让咱们之前的努力白费。」

蒋德璟闻言,有些为难地道:「陛下,您说的问题,臣已经在尽力整治,只因前些年战乱,能识文断字的人太少。」

「为免误了公事,不得已用了一些刁滑的胥吏,不过臣已经重新定了规矩,他们也收敛不少。」

「等过些时日,学社的人成长起来,人手充足了,臣就会着手处理......」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咱也知吏治腐败,整饬非一日之功,今日说起并非责怪,只是

提醒你罢了。」

「另外管理之事,你也别一味依靠官吏,要知纵使再善良的人,掌权久了,心也会变,所以咱觉得你不妨恢复太祖的里甲制度,让百姓自行管理。」

「再就是鸣冤鼓一事,一定要落实,切不可让官吏害了百姓,影响了咱们的大计......」

朱元璋待蒋德璟一一都记下后,又看向王家彦道:「王卿,现在京城附近的地应十分充足,你屯兵之事进行得如何了?」

王家彦躬身道:「陛下,由于前期战乱,不少百姓都逃往南方。」

「现今在蒋大人政策的吸引下,虽有不少人回乡,但是由于女真南侵,人心又开始浮动,所以此事并不太顺利。」

「截止目前,臣只招募到五千人,而且大都不是军籍,若要成军,恐尚需一些时日。」

朱元璋摇头道:「王卿,你此事需要抓紧!」

「再就是募兵时一定要选对人,你看平西侯现在手下的精锐,大部分都是先前协助守城的普通百姓,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