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变局(一)

第十一章 变局(一)

有句俗话叫“寡妇门前是非多。”其实之所以寡妇门前总是有那么多是非,根源不在于“妇”字上,而在于一个“寡”字。正因为“寡”,所以狂蜂浪蝶们或是三姑妈六姨婆们才会觉得自己有机会,才会绞尽脑汁搞点是非出来。

当然,杨翼不是寡妇,只不过他还没有成亲,加上他那显赫高贵的身份,这也就注定他和寡妇一样,比较招惹那无处不在的桃花。起码这两天扬州驿馆的大门前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比那寡妇家的门前要热闹得多。

“还真是烦不胜烦!”杨翼对此无可奈何,而事情的原因还得从前天那场大选秀说起。

事实上那天的选秀一直持续到了夜里才全部完成,杨翼从所有应征者中挑选出了三十六名相对而言比较合适的人选。然而应征者多达千人之众,除了被选中的少数人之外,绝大部分的落选者就开始打起了杨翼的主意。毕竟在江南士绅们的眼里,年轻并且是单身的杨翼,绝对说得上乘龙快婿。既然嫁不入皇家,能攀上个当朝宰相,混个“正室”的名份,也是相当完美的结果。

所以从选秀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除了本就是扬州城里的人之外,其他从外地来到这儿的江南士绅们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而是提着大小礼品跑到扬州驿馆登门拜访,指望着自家的女儿能够得到杨相爷的青睐。

一开始的时候杨翼并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照他的想法自己拒绝上一两次就足够把人都打发了,只可惜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发展。前来登门拜访的人前赴后继有如滔滔江水那般延绵不绝,偏偏这些人在江南的地面上多少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绝非能轻易得罪的。所以两天来杨翼主要日常工作就是迎来送往,以至于在一次晚饭的时候杨翼看着在一旁服侍的李莺鸣大发感慨“你觉得当朝宰相和青楼女子是不是有那么点像?总是不停的接客送客嘛!”

当然,尽管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准确的说是由拉皮条的变成了接客的,但是杨翼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在江南的停留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了。

朝局似乎在发生着某种变化,这可以从刚刚驿传过来的种思谋的信里看出来。在信里,种思谋再度催促杨翼回京,说高太后一直昏迷不醒太医们束手无策,现在京城里一片愁云惨雾人心惶惶。并且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高太后的病情加剧,宫中另一位太后娘娘大有执掌朝政之意,而其中李宪似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向太后?”杨翼看到信的时候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照理说高太后将来一死,小皇帝亲政顺利成章,可是毕竟小皇帝此时还未满十六岁,若是让向太后从中插上一腿那么皇帝想要亲政似乎就有点麻烦。

向太后是什么人?向太后是神宗皇帝所立的皇后,在神宗皇帝死了之后被立为皇太后,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太皇太后高氏之下。本来高太后身体无恙的时候,向太后为了避免干预朝政的嫌疑,素来行事低调,连宫寝都也只是在皇城中不起眼的一角。当然这也为向太后带来了极好的名声,每当有朝廷大臣谈到向太后的时候,形容词大都是“端庄贤良、举止正派、深明大体”等等。

只不过,深明“历史就是个大骗局”这个道理的杨翼,对向太后的名声并不感冒。据杨翼所知,这个向太后是一个极端保守派,比起高太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正史中一向对新党大肆打击。本来小皇帝赵煦亲政之后一度大力推行新法,可是十几年后赵煦一死,向太后就跳到前台,不但把按照祖制应该继承皇位的简王赵似踢出继承皇位的人选,还一手把赵佶这个大人渣扶上了皇帝位子,并且向太后自己亲自训政,把赵煦推行的新法全部灭掉了。

“赵佶在上次京城叛乱后已经完蛋了,没有再当皇帝的可能!不过若是向太后接替高太后训政,阻碍小皇帝亲政,并不是什么好事!”杨翼看完信后立即判断出自己面对的形势。想来这定是李宪弄出来的把戏,李宪本来就是高太后的人,高太后将来一死,李宪自认为不会得到力主变法的小皇帝的欢心,于是力挺向太后出来训政,自己好巴结上新主子不用再看小皇帝的脸色了。“这一招很高明啊!”杨翼认为李宪这么做确实很厉害,毕竟向太后是个极端保守派,她要是出来一定会得到朝中极其强大的保守势力的支持!李宪这样做真是风险小效益高啊!

而且这还带来了其他问题,杨翼在江南这段时间,已经基本制定了农业改革的大方向,并且农业改革势必还将牵涉到“均输”“免疫”等等一系列变法。如果是小皇帝亲政,那么自然这些改革就有了实施的可能,可如果是向太后训政,那么这些改革将遇到不可逾越的阻力。更有甚者,向太后极有可能在李宪的鼓动下,对以改革者面目出现的杨翼,实施政治打击。

“李宪这是一箭双雕,还真亏他想得出来!”杨翼有点心急如焚的感觉:“我要力挺陛下亲政,这不止关系到大宋朝的国运,还关系到我杨子脱的身家性命和前程!”

对于回京之后应该怎样让陛下亲政,杨翼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头绪,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江南的事情彻底了结,尽快回京…….

当然,看起来杨翼的运气还算不错。就在杨翼决定回京的时候,王有胜杨得贵都回到了扬州,还一同带来了孙竖南和陈远鸿!

“学生拜见学谕大人!”陈远鸿标准的行了军礼:“学生率领水军回江宁,正想邀请学谕大人一同前往。那秦淮河上风光无限,学生定要一尽地主之谊!”

“是啊!秦淮十里!”杨翼微笑着看着自己的两个学生,算年纪大家都在伯仲之间,或许正应如此才能有共同话题:“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六朝过后,秦淮繁华依旧,本相还真是想去领略一番。只可惜我辈身受皇恩,必须忧心国事,没有机会享受那等福分了。这样好了,等你回到江宁后,就替本相好好玩玩,该干啥干啥吧!”

“大哥要回京么?”杨得贵一脸的愕然:“搞什么呢?大哥我可是去过江宁的啊!哎我跟你说,那地方真是好玩,我这才玩了两天还没爽够你就要走,你…..”

“知道什么叫意淫么?”杨翼打断了杨得贵的抱怨:“你在回京的船上自己幻想一下秦淮河上的风月,一样很爽嘛!为何偏要去找那些风尘女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这两天接了无数的客才知道那些风尘女子的痛苦啊!你就少去瞎折腾别人了!”

“接客?大哥接什么客?”杨得贵有点懵,怎么大哥改接客了呢?前些天他不是正拉皮条么?

杨翼懒得理睬杨得贵,对陈、孙二人点了点头后就一把将王有胜拉进了后堂。王有胜一五一十的把高邮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那毛渐现在老实得很,被王有胜弄回城中后,立即大张告示说明了剿匪的事宜,并且立即加盖公章向朝廷上表,报告了宫垒英勇作战的事迹。

“这事就这么完了!”杨翼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想来毛渐再也不敢,也没有能力再玩出什么花招了。毛渐将来要是再想反悔,今日的告示和条陈正好让他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待我杨子脱走的时候,再吩咐石贽把毛渐看严实,一定再无问题。毕竟他毛渐还是要顾着自己的性命,不会再自找麻烦。

至于九鼎的问题就有点难处理,那还真是个烫手的山芋。尽管陈远鸿留下了一队士兵继续驻扎在神居山,对外号称是剿匪未尽还需要继续封锁一段时间,但九鼎埋在山上终究不是什么好办法,迟早还得惹出乱子来!

“我必须尽快回京,只有过段时间再想个名目来挖山了!”杨翼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到,就在他回京之后不久,挖鼎的一个大好机会就突然到来了,而且还关系到了政局的发展…….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大运河上依旧是那样的繁忙,无数南来北往的船只,正在把满载的货物运往帝国的各地。在这些船里,一支北上的船队无疑引人注目,巨大的仙鹤标志以及飘扬的“灵武”大旗令所有看到的人都为之震动。

没错,杨翼回京的船队启航了。说起来从扬州出发的时候,晁补之还率领官员和士绅搞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仪式,又是舞龙又是舞狮的好不热闹。杨翼的一干同窗好友都前来送行,与杨翼一一话别。本来在杨翼看来,这场送别绝不会是“秋风萧瑟、怅然涕下”的那种,毕竟与同窗们这一别不会太久,在他们明春回京述职的时候还有再见的机会。但是出乎杨翼预料的是,这场送别不但有人哭了,却还充满了喜剧气氛。

“子脱!你走得太快了啊!啥时候再来江南哟!”江鞪在最后时刻嚎啕大哭,哭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没什么机会好好宰上杨翼一刀,那痩西湖上这么多昂贵的画舫咱还没有上去过呢你就走了,这算怎么一回事呢?

而安慰江鞪的人不是杨翼,却是晁补之:“别鹤兄不必感伤!想去痩西湖?本官可以安排嘛!这个…来往扬州的各地官员素来不在少数,以后迎来送往只要别鹤兄愿意,大可以公费去痩西湖嘛!”晁补之这个时候充满了感慨,江别鹤是个好人啊!你早说你是杨相的兄弟啊?何必过这紧巴巴的日子呢?……

当然,眼下船队已经走了好几天,而汴京已经很近了。杨翼站在主船的船头,若有所思的看着前方。两岸的秋色是如此的让人着迷,而汴京!我又一次回到了你的怀抱!

舱后传来了一阵女子清脆的欢笑!杨翼摇了摇头,这些选秀而出的女子,现在是那么快乐和单纯,但是将来入宫之后,却也许会变得世故和阴沉起来。“一入宫中,她们的快乐或许就只能成为回忆了!”杨翼叹道:“我又为她们忧心什么?嫁入皇家是她们自己的选择,说不定她们进了宫后,比现在更开心还来不及呢!陛下天生神力,满足她们的生理需求绝无问题。倒是我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呢?”

“老爷在想些什么?”有若夜莺出谷的声音响起。杨翼兀然回首,只见李莺鸣那美丽的身姿立于身后。相处了这么些天,李莺鸣整个人开朗了许多,说话也没有了以前的约束和顾忌。或许她早已明白,面前这个位居高位的年轻人,不但平易近人,还对她极好。起码现在她的未来似乎出现了几许曙光,远比沉沦风尘要好上千百倍。是以船上的这段时间,李莺鸣对于教导那些准备入宫的美女们也是尽心尽力。

杨翼恶作剧般的笑笑,忽然一把搂住李莺鸣,不理她那一声诱人的惊呼,在她耳边笑道:“我在想女人!”

“女人?”李莺鸣稍微扭动了一下身子,却再也不想动弹。老爷的身体温暖而充满了力量,给他抱着的感觉,非常的舒服。他不是第一次抱自己了,那次在莺鸣春上的月圆之夜,不是抱着自己整夜么?“老爷请放手,船上好多人啊!”

“你还从来没出过扬州吧?”杨翼在李莺鸣的耳边低声的叹道:“我带你好好的看看汴京,那里或许比扬州还要精彩呢!”眼前,大平原上的田野从岸边无尽的延展开去,直到视线的尽头,仿佛就像是草原!是的,草原上也有一个女子,自己当初把她带到汴京的时候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也带着她在汴京的大街小巷里四处转悠!听着她爽朗若银铃般的笑声,闻着那种独特的香味,看着她在那琳琅满目的摊贩前欢快的旋转…..乌伦!似在天边,又似在眼前!杨翼觉得自己的眼睛有点模糊,一时间竟再也分不清身处何处何时了……

汴京、夜晚、飘香楼三楼内的一间包房。

“朝中一日数变!”蔡京在窗边看着街道上似乎从未停歇的行人,叹道:“眼下政局扑朔迷离,太皇太后依旧抱病不起,向太后这个时候忽然出来说话,好像大有文章啊!”

“狗屁文章!”蔡汴拍拍桌子:“那个死太监李宪昨天说太皇太后清醒了一阵,亲口说出让向太后暂时训政的话语。今天向太后就上了朝,指定大哥你去做山陵使!张商英为山陵副使,满朝文武全部默不作声,哼!怕都是一心想让咱们远离朝堂,好让旧党继续得意下去吧?”

说起来山陵使这个官职,乃是用来为皇室成员营造墓室而设。高太后就要死了,指定山陵使去尽快安排好后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实这样一个工作是相当崇高的,山陵使这个职位也是非常高贵的。可是在蔡家兄弟眼里,其中却大有文章。本来高太后刚病倒之时把蔡京和张商英调回京中,乃是为了平衡一下朝中势力,安抚一下新党的怨气。可是向太后突然上了朝,还指定了蔡京和张商英调去营造墓室,这真是让人寻味。摆明了明升暗降嘛,把新党的骨干再度驱逐出朝堂,这样一来她向太后就能放出支持旧党的讯息,从而得到旧党的支持,从此顺利把握朝政了。

张商英在边上喝着茶,忽然插话道:“向太后此举却未必便尽得旧党人心!”

“此话怎讲?”蔡汴奇怪道。

“高太后当初的意思大家都清楚得很,她让文彦博范纯仁致仕就是为了避免陛下亲政之后的打击!”张商英理了理头绪,继续道:“这些事情文太师和范相,包括还在朝中的王存也都清楚得很。眼下向太后突然搞了这么一出,固然可以博得一些不明就里的旧党分子的欢呼,但是文、范、王等人未必赞同啊!他们一定不同意向太后的做法!”

“不然!”蔡京眯缝着眼睛仔细盘算:“文太师和范相不在朝中说不上话,可是王存在朝堂上啊!指定山陵使的时候他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没见他有什么反对意见!”

“王存是个老狐狸!”张商英坚持自己的看法:“他堂堂四朝元老,一贯打的是中庸的旗号。眼下向太后跑出来,涉及到新旧之争。他就算心中不满向太后所为,也是不会公然说话引起他人攻击的,他王存绝不会砸了自己中庸的招牌嘛!”

“哪咱们还能指望谁?”蔡汴摇头道:“老东西们一个二个不说话,还真就让向太后把大哥和你赶出去么?向太后要是继续训政,我变法一派岂非永无翻身之日?”

张商英忽然笑了:“不会的!陛下迟早会长大,迟早会亲政!旧党对新党逼迫过甚,将来定会引起强烈的报复和反弹。王存和那些知情的老家伙们都清楚这一点,他们不会容忍高太后息事宁人的策略被向太后破坏!”

“那么王存为什么今天不说话?”蔡汴不耐烦道:“说来说去你兜什么圈子?”

“他在等别人先开口啊!”张商英轻轻的敲击桌子:“只要有人先开了口,王存一定会跟进。这样一来王存就不用砸自己中庸的招牌,以他在朝中的力量又可以扭转向太后的做法了!”

“哦?他在等谁先开口?”蔡京的眼里射出了光彩:“满朝文武中谁有这个能力、谁有这个胆量、谁会为新党开这个口?”

“那个人,或许就是他!王存在等他!”张商英忽然朝窗外撇了撇嘴。

蔡家两兄弟探头望出去,微弱的灯火映照下,飘香楼外的街道上有很多人。一个高大壮硕的身影站在灯火阑珊之处,灯火掩映着他那充满着杀伐之气和棱角的年轻面庞…..

“杨翼?他回来了!”蔡京已经几年没见过杨翼了,最后的那次还是在开封府,那个卖酒的小子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啊…….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盛世大宋】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变局(一)〗地址https://m.963k.com/272/27264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