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贾琮游学,黛玉南下(2/4)
贾琮的无耻广告吸引了不少客人驻足翻看。
大楚的出版图书,线装完全取代了蝴蝶装。
众位顾客眼前的《倩女幽魂》便是线装版、竹纸。
经过造纸作坊、印刷作坊一百多人连续几天的加班加点。
书籍摆了将近上千册。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倩女幽魂》封面的彩图画面感极强。
一位白衣女子飞在林间,后有一座“兰若寺”寺庙。
一位陕西的江湖游侠、一个落魄的读书人。
那白衣女子甚是美艳。
不少人就抱着“猎艳”心理翻看起来。
古人早发明了不掉色的加胶技术。
这版图书质量还是好的。
当读到聂小倩阳间不幸、阴间也要遭受奴役、情倾宁采臣之时。
顾客们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代入进去。
把自己幻想成宁采臣,怜惜起娇弱可怜的聂小倩来。
燕赤霞的性格放荡不羁。
正义感又继承了三侠五义、唐传奇并有所突破。
有人觉得不虚此行:“贾兰陵的诗书,不论质与量。
一如既往地好,不虚此行。
这版我买了,就不知原稿卖不卖。”
“听掌柜说,这书还是分期连载的。
这不是要人命嘛!”
贾琮倒是不敢像刘仙姑那个版本的电影一样。
让聂小倩再和燕赤霞发生一段恋情。
实在过于挑战时人底线。
就像金庸的“龙骑士”。
看得读者头顶绿光,愤愤不平地骂娘。
主要还是时代问题。
像晚明、晚清那种礼乐崩坏的时期,就没什么事了。
什么内衣、高跟鞋都可以尝试。
因为晚明、晚清的很多现象在封建人士眼中。
就已经惊世骇俗了。
大楚国朝定鼎百年,礼乐还是要遵守滴。
“这一本定价多少?”
伙计热情道:“客官,六钱银子,不讨价还价。”
“贵了点吧?”有人咂咂嘴。
“哎哟客官,本店买一送一,贾神童的又一名作。
看这装版、印刷,已是便宜您老了。”
伙计推销道。
“买一送一?也行!
拿去送友人一本,倒也不亏。”
~~~~~
燕社书坊,春风得意的魏无知。
那股中解元的劲儿还没过。
他也借此在京城广交名流。
“龚兄,你笔力非凡,一来就把贾琮的儒林外史压了下去。”
魏无知在后院园中剪花、插花。
士大夫的优雅生活,伴随出版、文化昌盛。
晚明以来渐渐大众化、通俗化。
有钱人家都爱买书、效仿。
“唉,老实说,贾神童的《儒林外史》名不虚传。
我老师也夸赞,但欠些火候。”
龚鼎慈摇摇头,兰陵书社卖了三天。
伙计进来禀报,他便吩咐去买一本回来。
捧至店前观看。
魏无知不喜道:“此等妖魔鬼怪之书,怎会受人追捧?
世人真是有眼无珠,不识子都之美!”
“西游记不是妖魔鬼怪吗?
唐传奇还有灵魂分裂,不足为奇。
不过他这写作手法、宣传手段确实高人一等。
我寄一本给老师过去,看他如何说。”
龚鼎慈呵呵笑着,一点儿也不生气。
“他们三天卖了多少?”
“据说上千本卖光,重印一版。
没多久其他书社便要效仿了。
寄几本《儒林外史》、《倩女幽魂》到江南去。
咱们燕社分杯羹,呵呵。”
龚鼎慈往窗台汝窑瓷瓶倒清水,继续供赏。
——————
兰陵书社的银子源源不断地进来。
一月之内便净赚了两千多两。
金喜财、黄俊郎两个守财奴眉开眼笑。
帮忙记账的尤氏都看得很复杂。
当初谁又能想到。
贾琮靠自己也这么吃香?
早知今日。
当时应该多多示好啊。
也有人专认这家书店。
乾德八年的二月、三月甚至出现。
排队买书的壮观现象。
《儒林外史》、《贾景之评》又凑了一波热闹。
林林总总算下来。
贾琮为兰陵书社净赚不下万两。
但贾琮目光长远,他分红只拿两千多。
省检些,还是够用很长时间的。
不过盗版猖獗,地摊货又便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