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高层

京师西苑万寿宫,谨身精舍。

“皇爷!”麦福在精舍的台阶下停下脚步,固然他是身为内官之首,且深受天子的信任,但最好还是不要在圣上修道精修的时候打搅。

“是麦大伴吗?”门内传出嘉靖天子的声音:“是夏言的案子吗?进来说话吧!”

“奴才遵旨!”麦福警惕翼翼进了精舍,只见嘉靖与平常那样身着一件淡黄色的道袍,盘腿坐在蒲团上,神情轻快。他警惕翼翼的跪下磕了个头道:“三法司已经出成果了!”

“嗯,喻茂坚、屠侨他们怎么定的罪?”

嘉靖口中的两人分辨为当时的刑部尚书与左都御史,正是审理曾铣、夏言一案的主官,麦福深吸了一口吻,答道:“喻茂坚、屠侨认为曾铣失陷城寨,掩败不报,剥削军饷,依律当斩;夏言勾结外臣,欺瞒君上,依律也当斩,不过此人乃是朝廷重臣臣,按照旧例可减刑,改为放逐。”

听完麦福的禀告,嘉靖并没有立即答复,麦福跪在地上,也不敢抬头偷看天子的色彩,只是俯首跪在地上,耐心等候。过了约莫半盏茶工夫,他才听到嘉靖的声音:“荒谬,荒谬!”

麦福听到嘉靖这般说,赶忙磕了两个头,不敢说话。几分钟后才听到嘉靖的声音:“曾铣固然有战败之事,但却罪不至逝世。他的罪状在于交结近侍,勾结中外,这才是他依律当斩之罪;至于夏言,他固然是老臣,但他行事狂妄狂悖,当初他为首辅时,把持言官,言官本为朝廷线人,专听其主使。朕不早朝,他亦不进阁。军国重事,取裁私人。王言要密,视等戏玩。言官不一言,徒欺谤君上,致神鬼怒,雨甚伤禾。寡人免其官职,认为小惩。数年后念旧情起复,然其怙恶不悛,又以国事为儿戏,岂可减免?”

“是,是,奴才立即传旨给喻、屠二位大人!”麦福听到这里,已经是汗流满面。本来外廷揣摩嘉靖心意,这曾铣才是主犯,夏言不过是连累进往的,加之当初此人极受天子信重,后来固然被贬官回家,几年后就又重新起复,于是便判了曾铣斩刑,夏言一个放逐便是。可听天子的口吻,倒是夏言才是主犯的样子,搞出这么大的乌龙来,认真是天威难测呀!

“嗯!”嘉靖重新恢复了平日里那副淡淡的神气,随口问道:“这几日朝中还有什么事情吗?”

麦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警惕答道:“御史陈九德上书,弹劾闽浙巡抚朱纨擅杀!”

“哦!”

麦福看到嘉靖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沉声道:“皇爷,陈九德奏疏里的内容,奴才还记得几句。”

“那大伴就背来听听!”

“奴才遵旨!”麦福清了清嗓门,便按照记忆背了起来:“今都御史朱纨巡视海防悉心效率,擒斩贼党甚多,臣不敢谓其无功,然其所斩九十六人未必尽为夷寇,却以军法从事,中间枉与不枉,当与不当,今皆不可知。臣不知纨何心而乃残暴至此也!”背到这里,麦福稍微停顿了一下,抬开端看了看嘉靖的脸色,才持续背诵下往:“臣料纨之意不过谓奉有令旗牌,可以径行杀害,然旗牌恐为督阵所设,将以勉励将士,处理临阵退缩者,非用于即擒之贼,又不过谓奉有敕书,可以便宜从事,恐为随时防守,相机缴捕,非谓生杀之权得以自由,纨之跋扈至此哉!且平日残暴乖方,大率如此,凌辱知府,绑缚知县,用棍棒打人两腿,至于逝世命者甚多,两省士民怨进骨髓!”

“罢了!”嘉靖打断了麦福的背诵,问道:“弹劾朱纨的还有别人吗?”

“禀告皇爷,还有给事中叶镗,御史周亮、通政使赵文华、左都御史屠侨等十余人。”

“哦,都是闽浙两地的大臣呀!”嘉靖点了点头,麦福赶忙低下头往,不敢说话,他后面提到的屠侨、赵文华在分量上可就远胜陈九德他们了,这几人有一个共同点,籍贯都是闽浙两省的,麦福自然知道嘉靖会创造这一点,不过他知道人主精明之极,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玩弄小花样。

“麦大伴,你感到这件事情应当如何处理?”

“皇爷,奴才是个阉人,不敢擅议国事!”

“呵呵!”嘉靖笑了起来:“你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岂有不论国事的道理,寡人让你说你就说,便是说错了也无罪!”

“是!”麦福应了一声:“陈九德的奏疏固然言辞激烈,但也不过是一面之词,朱纨行事未必尽如他里面所写的。”说到这里,他抬开端看了看嘉靖的脸色,方才持续说道:“只是这么多官绅弹劾朱纨,两省士民对其有怨恨之心只怕也是事实!”

“嗯!”嘉靖点了点头,麦福这答复听起来貌似公允,但细想却另有一番意味,他说朱纨行事未必尽如他里面所写的,换句话说就是有一部分如陈九德所言,后面那半句更是直言朱纨为两省士民所恨,听在嘉靖耳里更是别有一种意味,半盏茶工夫之后,嘉靖叹道:“你说的不错,那这样吧,朱纨便停职待勘,让兵部给事中与福建巡按御史前往探查事情毕竟,然后在作处理!”

“奴才遵旨!”

嘉靖二十八年十仲春(1550),南京应天府衙。

刚刚过了一更天,东边的偏院显得十分安静,只有一个值更的更夫拿着梆子和白纸灯笼,在院墙外行走打着梆子。但与平日里不同的是,傍晚前外边的耳房便来了十余个标兵,他们有的挂着腰刀,有的手持长枪,不时在院外巡逻,个个神情颇为紧张。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丝路大亨】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五章高层〗地址https://m.963k.com/92/92003/146.html